close

 

因為觀光文化及行銷的關係

抑或是在台灣接收到的資訊原因

一般只要提及鬱金香可能會聯想到的國家應該都會是荷蘭吧 !

荷蘭是花卉王國而鬱金香又是荷蘭的國花 

每年的荷蘭鬱金香花季都吸引了全世界上萬的遊客前往

甚至還會看到旅行社趁著花季行銷相關的行程

 

不過似乎很少人知道

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的國花也是鬱金香

甚至

 荷蘭的鬱金香還是從這裡而來的

 

她是土耳其

 

 

 

伊斯蘭教教義禁止偶像崇拜

阿拉是穆斯林(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心中唯一的信仰 

鬱金香一根球莖只長出一朵花

http://amsterdamsel.com/faqs/keukenhof-flowers/)

 

穆斯林認為鬱金香就如同自己對於阿拉的愛一樣唯一而且神聖

這樣的移情作用關係

在伊斯蘭教地區其實鬱金香這種植物都滿受歡迎的

甚至在非常多的東西可以看到鬱金香相關裝飾或花紋

(烤肉串的叉子)

土耳其獨有的雙結地毯文化

註:伊斯蘭國家穆斯林因為每天五次向麥加祈禱關係,

       因此生產地毯為伊斯蘭國家的文化特色之一,

       "雙結"地毯為土耳其特有的編織方式

(清真寺裡的地毯)

 

 

 

為什麼土耳其的鬱金香會傳播到歐陸地區去呢?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14-17世紀)因為非常強盛的關係

當時在歐洲的地位其實有點像同時代大清帝國在遠東地區的威望一般

這個時期在鄂圖曼帝國上層階級流行的許多事物

成為鄰近歐陸國家貴族們模仿學習的對象

不論是服飾(燈籠褲)、飲食(露天咖啡、可頌麵包等)甚至流行時尚都成為歐洲貴族爭相效法的FASHION ICON

 

荷蘭鬱金香的歷史是從一位名叫克盧修斯的園藝學家開始

16世紀,在維也納皇家花園當園丁的克盧修斯

千方百計從出使土耳其的奧地利大使于中得到了原産亞洲的、美麗的鬱金香球莖

並帶著鬱金香來到了荷蘭

 

荷蘭17世紀當時正處於一個顛峰的狀態

剛取得實質的獨立地位

又荷蘭東印度公司為國家賺取了大量的外匯

這樣的時代背景下

使得荷蘭有著當時相對高收入的水準

 

沒錯

有錢有閒之後就會"咻康咻ㄆㄤ"(台語)

上層階級的人開始將多餘的錢拿來投資在藝術或生活品質上面

 

當時剛傳入荷蘭的東方逸品鬱金香因而趁勢成為好野人拿來炫富的玩意兒

真的買到雜色或難得的鬱金香球莖的貴族會以此名義邀請朋友們到家裡來開轟趴炫耀一般 (覺得想參加,哈)

 

(https://www.pinterest.com/vvvasilisa/tulip/)

(https://kivafellows.wordpress.com/2012/04/21/tulip-mania-tulips-are-from-turkey-not-the-netherlands-mayas-only-florist-fast-flower-facts/)

 

鬱金香是一種難在短時間大量繁殖的植物,

因此容易造成了缺貨狀態而變成競標轟高價格的鬱金香搶購現象

又因為當時候的人不曉得鬱金香因為什麼原因

有時候(機率非常小)開出來的花會有美麗奇特的花紋(一般鬱金香為單色)

(後來科學家研究出來是因為病毒感染的關係才會出現雜色病的球莖)

 

在上面敘述故事的背景之下

很多聰明(?)的商人開始兜售美麗雜色的鬱金香球莖

或者跟買家說這個球莖有雜色鬱金香的基因

但是鬱金香花的顏色必須等到開放出來後才會曉得是否有中獎

造成了荷蘭當時供不應求的現象

 

後來甚至平民百姓也開始投入這個風潮裡面

傾家蕩產地迷上投機的遊戲想要一夕致富

因為太過嚴重的借款、放款、貸款的空虛買賣關係

造成整個國家經濟的不安

接著政府不得不出來控制處理棘手的狀況

 

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次的泡沫經濟現象

有個美麗又諷刺的專有名詞 ─

鬱金香狂熱 

 

 

 

 

前面提到伊斯蘭教禁止偶像崇拜關係

穆斯林將對於阿拉的愛轉移到鬱金香上面

現在到土耳其旅遊

無意地會發現在非常多的地方可以看到鬱金香相關的裝飾或花紋

 

土耳其非常有名的伊茲尼克磁磚上的花紋仔細看就是鬱金香噢 ! 

(藍色清真寺)

(伊茲尼克磁磚)

(鬱金香花飾長在裝飾上見,W念做阿拉)

 

伊斯坦堡的藍色清真寺裡將近20000塊的磁磚全部來自伊茲尼克

據說磁磚上的花紋樣是超過50種

且她叫藍色清真寺的原因就是因為磁磚上面的鬱金香花紋都是藍色的

在陽光照射折射下

整個清真寺將呈現迷幻又神聖的藍色光影

 

 

 

最後Rich哥要分享一個在土耳其旅遊時候每天都會看到用到的東西也跟鬱金香有關

如果沒有特別介紹或做功課

應該是不會曉得有這樣美麗的故事在其中

 

土耳其人非常非常喜歡喝茶和咖啡,

(茶的年消耗量為世界第一,將近台灣的11倍)

在土耳其北部丘陵地區有產土耳其原生茶噢 ! 

(現在流行的露天咖啡文化我們應該都覺得是從歐美開始的吧!?  

但是,它一樣來自於土耳其,哈!)

土耳其人每天至少要喝五杯紅茶,

土耳其有句俗諺:一日不可無茶

嗜茶的程度絕對不輸給台灣人

 

而她們喝茶的時候用的是一種土耳其獨有的茶杯

這種茶杯叫做鬱金香杯

 

它的外型就像一球綻放的鬱金香花苞

(攝於土耳其茶館)

(土耳其咖啡)

 

(專泡紅茶的子母壺 ─ 一個煮水,一個煮茶)

 

由來是因為過去一位蘇丹王因為太熱愛鬱金香的關係

想要隨時隨地看到鬱金香的樣子

命令人把茶杯做成鬱金香形狀

而這種茶杯在20世紀初鄂圖曼土耳其垮台前只有皇家貴族可以使用

後來帝國解體後這個文化隨之流入一般民眾生活

成為現在土耳其隨處可見的一樣日常用品

 

註:

在伊斯坦堡一杯土耳其紅茶(turkeish tea)大概3塊里拉左右

土耳其紅茶偏澀

一般都會附上一顆方糖(土耳其人是螞蟻,一顆絕對不夠。我覺得一顆剛好。)

 

 

我喜歡這種生活隨處可接觸到的東西身上的故事

你會知道它這麼平易近人卻如此有深度 

 

 

 

 

 

 

 

 

許下一定要再回去伊斯坦堡的願望

 

 

 

 

以上言論純屬個人意見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分享

有任何意見也不吝指教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rgreen1988 的頭像
    mrgreen1988

    Rich哥咀嚼每一個文化的細膩 , 喜歡或不喜歡,了解後再說 !

    mrgreen1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